老家文艺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风情 > 老家文化 > 老家文艺 > 详情正文

年在老家:初一不出门 初二“走人家”

 来源:老家网    

初一不出门  初二“走人家”

彭建国



老家讲究“初一不出门,初二走人家”。 正月初一清早起床,头一件事就是放鞭炮庆贺新年伊始。初二开始互相拜年,叫“走人家”。早年,老家有拜年与贺年之分,拜年是向长辈叩岁,贺年是平辈互相道贺。拜年一般从家庭内部开始,初一早晨,晚辈要先向长辈磕头拜年。后来基本免了这个礼数,通常抢在腊月年拜。拜年先拜至亲,比如女婿给岳父岳母拜年,外甥给舅舅拜年,老家有“娘亲舅大”“除开郎舅无好亲”一说。讲究的人家来了贵客,必以鞭炮相迎。早年通常派小孩走人家,拜年礼包无非食糖、糕点、挂面之类,黄口孺子拎着礼包边走边喊:“拜年拜年,包包儿上前。你不给我压岁钱,我把包包儿拎着玩。你不给我烫甜酒(煮米酒),我把包包儿拎起走。”小时候我给二姨拜年,每次临走,二姨都会给我一张两块的票子“买甘蔗吃”。

老家有“好吃不过饺子” “初一饺子初二面”的说法。在老家,饺子俗称“扁食”,据考是沿袭元朝的叫法。老家流传过吃水饺童谣,如:新年好,吃水饺。水饺香,一大缸。大缸大……另有一首是母女问答:地母菜,包扁食,“妈,妈,咋样吃?”“杂种女子好老实,一口一口咬着吃!”三国魏人张揖《广雅》记载,那时已有形如月牙称为“馄饨”的食品,形状类似现在的饺子。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合吃。大约到了唐代,饺子已经变成现在的样子,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独吃。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年间仍可见到。明清时,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已相当盛行。饺子要在除夕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新旧年之交,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饺子形如元宝,过年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意。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吃出“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

吃饺子的民俗,老家还传说与女娲有关。女娲抟土造人时,正值天寒地冻,为防止黄土人的耳朵冻掉,女娲在泥人耳朵上扎个小眼,用细线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泥人嘴里咬着。老百姓为纪念女娲功德,就发明了饺子,用面捏成人耳朵形状,里面包馅(线),吃饺子就能咬着馅(线)。

正月初二吃面条,是因为“面”与“命”谐音,面条寓意“长命百岁”,老家人不仅兴过年吃面条,大人寿辰、小孩生日都必吃面条。

正月初三晚上零点前后,老家送年的鞭炮烟花声同接年时一样热烈,充满对年的无限眷恋。

老家过年,包括所有怕过年的,素来都当成天大的事,口前的话就是“叫花子都有三天年”。嘴上说三天年,实则直到过罢正月十五,都还原不了年后状态,整个正月都沉醉在年味里。早年,正月初四到十五,每天也都有规定动作:四三阳开泰,接灶神;初五艮牛耕春,接财神;初六送穷,沥酒拜街中;初七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初九祭奠玉皇天诞;初十祭石感恩,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十一祭奉妇女保护神紫姑;十二搭建灯棚,开始准备元宵赏灯;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十四庆贺临水娘娘(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又称“顺天圣母”)诞辰;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虽然后来逐渐简化、演化,但过年意识从未淡化过。

 “拜年拜到初七八,空心萝卜臭豆渣” “煮熟猪头要现钱”“年好过月难过”的穷年早已不再,如今富足的老家人,头年准备的吃货,过十个三天年也吃不完,正月底还在“接春客”。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