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坪街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老家 > 水坪镇 > 水坪街 > 详情正文

水坪镇——水坪街村周家湾儿的传说

 来源:老家网    

纪家山东去五六里,傍河有长街,叫水坪街。“问我姓,我姓周,世居陂邑连三楼;十五世,大川祖,偕兄与侄来二竹。但见土沃民淳厚,买田置地把屋筑……”,这首流传百年的童谣,说的是水坪周氏家族的移民史。周氏祖先来自湖北黄陂,领头的叫周大川。他本是乾隆年间一个布贩子。
  那么先说周大川。《周氏宗谱》载,他“性孝友,老练过人。幼业儒(读书),因新没(父母逝)家贫,试又不售(科考不中),乃弃书贸游四方。”好一个“弃书贸游四方”!周大川的始祖明初曾官居三品;祖辈代有功名,祖父又是个任过知县的举人。所以,家族科考之风十分浓郁。而今,湖北黄陂高邑里连三楼村少了一个皓首穷经的书呆子,多了一个见多识广的商人。游走江湖,消息灵通,周大川听说郧阳府所属二竹(竹山、竹溪)土沃民稀,即贩布到竹溪,在水坪街租屋开了爿布店,一时生意兴旺。喜见此地风土民俗近似老家,经商又有前景,一个大胆想法形成了。数月后,此公于1765年底回黄陂。可以想见,在来年春节,周大川和族人有一番激动人心、夜不思寐的游说和磋商……
  第二年年初,春暖花开、万物拱动,周大川带着二哥和两个侄儿回到了水坪。在布店门口,放下行囊,拍拍满身的风尘,叔侄四人望一眼小街和四野,相视会心一笑:蛮好,就是这里了。移民创业的百年家族史话,就此开启。  
  按《周氏宗谱》,大致从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到乾隆六十年(1795年)左右,周家先人用了三十年左右的时间,就创下一份颇具规模的家族基业。其成功之处,在于他们走了一条“工商致富,农本守业”的很有成效的路子。以布店为基础,兑换棉纱线布,开染布作坊,周氏染坊很快闻名遐迩。最盛时,有染缸几十,染匠近百,“不数年积金大增,随之置地建房”。周大川兄弟二人买下阎家坝后山谷里一湾好田地,这个本来叫吴家湾的地方,成了周家在竹溪的祖居地,后来就改称周家湾了。在叔伯的辅助下,两个侄儿也分别成家立业。像一个链条,又似一丛藤蔓,叔侄相携,家族帮扶,陆续又有子弟族人自黄州迁来,娶妻置业。其中不少房室,济身富贵之家,拥据水坪街的好店良宅,据人口三成之一。再到嘉庆初年,经四代人百年间的艰辛累积,周氏家族丁旺业盛,以水坪街为中心,四方坝地山湾,纷纷成了周家的产业……
  感叹之余,让我们想到那句谚语:“奸黄陂,狡孝感,又奸又狡是汉川”。其实,竹溪话里的“奸”,基本上是精明的意思。周大川是精明的,他绕开科举独木桥,弃文从商,又“思守故乡实有不如迁新邑者”。在安土重迁、谨守祖制的传统社会,这种穷则思变、变通开拓的卓识远见,实属难能可贵。周氏族人是精明的,他们笃行工商皆本,亦商亦农,在陌生的环境里,以创业求生存,以累积求发展,抱团提携,族聚繁殖,越二百多年不止,竟克难致胜,成一方望族。
  根本上说,周氏族人,也是迫于祖居地人多地少,而向当时相对地广人稀的秦巴山村流亡而来。如《周氏宗谱》所言:雍正至乾隆,“已有曾孙三十七,元孙二十三,以若多人口居陂,想祖遗何多田租所入,必入不敷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周大川“偕仲兄携诸子迁溪并引来续迁数辈”。
  在各个流民家族中,周家独树一帜的,其风俗风尚,流泽一方。比如他们要到凌晨鸡叫时才吃年夜饭,并面东祭祖,以示心系黄陂祖居祖先。故竹溪有谚云 “半夜团年黄州佬”。又所谓“多架桥,勤补路,捐款购船行义渡,建茶亭,施甘露,聚众固寨抗贼寇……”,周氏族人的善行义举,志谱多载。
  最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官宦世家和“家业小有”,周家耕读之风很浓。历来,在乡人的印象里,其族人尚文雅教,文化素质相对较高。这影响到整个竹溪水坪一带,读书之风历来盛于他乡。
  可贵的是,在延续传统的同时,民国以来,周族读书人勇于适应并追逐时代,弃科举旧学,兴新学新知。如民国初年倡行剪辫放足办女校的周寅三,及改良私塾开展拼音教学的周樾桥等,都是当时省县教育文化界的名人。近代以来,周氏族人就职于教育并建功立业的非常之多。流民家族的这种贡献,在相对闭塞滞后的鄂西北,对承载和推动地域文明,非常珍贵。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