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以来,为深入落实省委、市委和县委以共同缔造为载体深化实践活动有关要求,全县各地扎实推进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规范试点扩面方法步骤,广泛动员干部群众参与,涌现出一批典型事例和特色经验做法。11月26日起,竹溪县融媒体中心全媒体栏目《共同缔造试点行》,将对全县320个行政村(社区)的共同缔造试点做法进行集中展示,为共同缔造试点扩面提质增效贡献智慧和力量。
城关镇守金店村3组:共话村中事 共奏协奏曲
自共同缔造试点工作在城关镇守金店村启动以来,这片承载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土地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积极响应号召,以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身心投入到幸福家园建设中,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乡村发展新蓝图。
守金店村3组试点位于城关镇东郊,县城东大门,305省道穿村而过,试点组45户,共140人。试点以来,工作组坚持以入户走访收集民情民意,以即知即办小事拉近干群关系,以发掘群众骨干发挥主体作用,以设立议事机制汇聚民心良策,以民生项目建设惠及群众百姓,以清洁家园行动缔造美好环境,有序有力推动共同缔造试点提质扩面工作落地落细落实。
入户走访听民意
真情服务暖民心
原来群众诉求是“干部认为,干部们定”,现在要变成“群众认为,群众定”,群众需要的才是干部们该做的。考虑到有的群众不爱讲、有些事不便讲,工作组共开展三次“户户遍访”行动。在入户之前,工作组收集汇总守金店村45户农户信息,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入户访谈提纲,使走访入户中的交谈更有针对性。在入户走访中,工作组采取“唠家常”的方式宣传共同缔造理念,与村民亲切交谈,耐心倾听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详细记录村民的家庭基本情况、特长技能、兴趣爱好、生活困难和个性需求,逐户建立需求清单,对外出打工的村民也通过电话取得联系,累计走访入户40户,电话微信联系5户,确保家家访、户户到。通过走访,共收集即知即办事项5件、个性问题18件、共性问题6件。面对群众提出的即知即办实事,工作组通过政策宣讲及时答复解决,不断拉近干群关系,增强村民的认同感。
当好百姓守护人
点亮群众“平安灯”
“晚上外面黑灯瞎火的,我年纪又大了,出行很不方便。”村民裴友凤反映。工作组在征集群众诉求的过程中,也听到诸多像裴友凤这样的村民诉求,“村组天黑之后,出行不便。”于是,经过村民理事会商议,路灯安装提上民生项目建设的日程,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一定要让组里的路灯亮起来。工作组、村民理事会立即组织召开院坝会,村民们踊跃发言,路灯的钱谁出?谁来安装?安在哪里?安多少盏?这些问题被一个一个提出来,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好,安装路灯可能就会泡汤。关键时刻,村民理事会会长蔡光礼站了出来,他说:“路灯安装对我们组来说是一个好事,我作为理事会会长应该给大家做个表率,我捐款100元!”在蔡光礼的带头作用下,村民们纷纷表示愿意捐款,逐渐筹资了三千多元用于购买太阳能路灯,资金问题迎刃而解。为了节约有限的资金,大家商定,能够自己动手的事情,就尽量自己干。在理事会的带领下,妇女小组的参与下,各乡贤能人、热心村民,以及村里的电工师傅,根据在院坝上协商确定的安装位置,共同参与路灯安装工作。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经过两天时间,村民们齐心协力完成了9盏太阳能路灯安装,大家的心愿变成现实,现在每晚的守金店村,一盏盏路灯像一串串明亮的珍珠,点亮漆黑的夜空。
用好院坝协商“金钥匙”
做实民生项目“大文章”
“这楼梯间的卫生环境这么差,每次打扫完就有人乱扔垃圾怎么办?”“村口前的小路旁有3米多高的坎子,而且没有护栏多危险啊!能不能在道路两旁安装护栏?”一个院坝,几十只凳子,大家围坐在一起,讲述着自己发现的“小问题”和村集体的“大问题”。你一言我一语,拉家常、谈看法,现场气氛热烈。守金店运用探索院坝会议事机制,定期召开院坝会议,将工作组前期入户走访和实地调研收集到群众房前屋后的“琐碎事”和急难愁盼的“烦心事”等为议事主题,收集群众意见,形成重点工作清单,拟定实施方案,定期公示工作进度,落实协商成果,最终反馈给村民,让村民的“共识”变“现实”。实现把村级工作的知情权交给群众、把村湾治理的话语权交给群众,把村湾建设的选择权交给群众。截至目前,守金店村共开展村民理事会和院坝议事会6次,听取群众意见30余条,推动完成村级小路护栏安装、路灯安装、人居环境整治等8件实事,带动村民自发开展家园清洁活动5次。如今,守金店村三组墙净了,院美了,灯亮了,居民们都由衷地欣喜,幸福感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