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消息

当前位置┃首页 > 今日老家 > 老家消息 > 详情正文

回望“十个到村到户”系列六:“山鸡”变成“金凤凰”

 来源:老家网    

竹溪新闻网讯 (记者  宋云云)“有了电商不怕巷子深!”近日,向坝乡向坝村小伙贺先波,通过农村淘宝帮助贫困户把向坝白酒、板栗、核桃等深山农产品成功销往外地,自己也获得超过3500元的月收入,成就感和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曾经还是水坪镇沙坝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罗涛,通过免费电商培训,现成长为竹溪赶街电商运营平台沙坝村站长,脱了贫,摘了“帽”,感觉生活越来越有劲头!

QQ图片20180604105227

这是我县乡村巧借电商东风谋发展的缩影,也是我县大力开展电商扶贫、贫困户完美“触电”华丽“转身”的现实写照。

电子商务到村到户,是我县精准扶贫“十个到村到户”重要内容之一。到去年底,我县15个乡镇电商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全覆盖,村级电商服务点达到189个,占行政村总数的61%,县级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日趋完善,乡村物流服务得到提升,全县农产品网上销售额3亿余元,通过电商精准带动5万余贫困户增收。

640.webp

近年来,我县抢抓“互联网+”战略机遇,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助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电子商务+精准扶贫”的新方式,成效可圈可点。

 

“三个体系”筑根基

电商扶贫,电商人才是关键。我县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县委党校、职业技术学校、农村党员远程教育课程计划,着力构建电商人才培训体系,实现机关干部全员训、贫困群众免费训、创业人员订单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能力。距今累计组织培训2万多人次,其中农村电商人才培训近3000人。

QQ图片20180604105155

竹溪山高水长,货怎么运进运出?我县找到了“金钥匙”——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思路,完善县、乡(镇)、村电商物流体系,延伸电商扶贫“最后一公里”。 于是,秦巴电商产业园县级物流配送中心拔地而起,16家物流企业纷至沓来,第三方物流成功引进,“乡村物流班车”往来城乡,全县乡镇、农林场和重点村24小时内货物配送到点……

QQ图片20180604105240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我县还成立了电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设立专门办公室,统筹负责电商扶贫工作,构建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将电商扶贫工作的根基扎实扎紧。

 

“三个平台”强支撑

唱好电商扶贫“大戏”,需要平台支撑。

搭建网络销售平台。我县先后与阿里、京东、赶街、淘实惠等知名电商企业合作,建成竹溪赶街县级电商运营中心、阿里巴巴村淘县级运营服务中心、淘实惠县级运营中心、淘宝特色中国竹溪馆、京东中国特产竹溪馆等销售平台。“竹溪蒸盆”、娃娃鱼、茶叶、贡米、腐乳等110个单品进入网上销售,创收可观。

QQ图片20180604105211

搭建公益网络平台。自主创建县级扶贫公益性网站《老家网》,通过鄂渝陕特色农特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老家网·商城,对接精准扶贫,巧打“扶贫”“公益”牌。“线上”与“线下”相融合,打造“网红”农产品,推介优质农产品。同时,“网络”与“实体”相结合,建立首个秦巴山片区“一县一品”电商实物体验馆进行产品展示,同步在老家商城线上销售,打通农特产品走出大山的“双向快车道”。目前,老家网·商城线上入驻专业合作社、企业共287家,入驻产品1400余种;电商实物体验馆现场下单购买800余单。

QQ图片20180604105256

搭建金融孵化平台。安排整合资金注入电商扶贫产业发展“基金池”,搭建政府、银行、企业三方合作的“电商+金融”服务平台,利用社会存量资产提供反担保。同时,在整合资金中合理安排过桥资金,用于解决电商扶贫企业集中营销期间的活动资金或应急周转资金需求。

 

“三种模式”提成效

“电商+产业扶贫”。利用独具优势的生态资源,以打造“中国有机农业之乡”为目标,夯实网货供应基地建设,让“山货变网货、产品变商品、资源变收益”。据统计,目前网货基地面积达到65万亩,龙头加工企业38家,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6亿元。

QQ图片20180604105220

“电商+双创扶贫”。通过政策引导、项目扶持,先后吸引530余名创业青年回乡投资兴业、参与精准扶贫。涌现了丰溪镇90后回乡青年刘勇创办秦巴天成电商公司、回乡大学生胡伟创办湖北益客迅电子商务公司等一批创业扶贫典型。 

640.webp (2)

“电商+众筹扶贫”。借助电商平台,积极探索“电商+众筹+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推动产业融合发展。通过电商众筹,使本土优质农特产品走出大山。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