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支柱

当前位置┃首页 > 老家产业 > 老家支柱 > 详情正文

把茶叶做成“绿廊”的支柱产业

 来源:老家网    

让茶叶坐稳绿色产业“头把交椅”,把茶叶做成“绿廊”的支柱产业,是基层干部和广大群众在本次专题调研活动中形成的共识。调研专班通过调查分析、走访座谈,大家一致认为,建设茶“绿廊”、做强茶产业,让茶叶在群众脱贫致富中挑大梁,不仅可能,而且可行。

一、把茶叶做成“绿廊”支柱产业有优势

建“绿廊”促产业发展,“绿廊”建设要植绿需要产业支撑,茶叶四季常绿,建标准茶园形成“绿廊”只需顺势而为。

第一、干部群众有认识,建设“绿廊”有共识。茶叶产业的优势在于基地一旦建成就会年年见效、持续见效,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强,是农民增收的传统产业,多年的实践,干部群众有认识,把茶叶作为“绿廊”的支柱产业容易形成共识。

第二、基地建设有规模,建成“绿廊”有基础。经过历届县委、县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多年努力,全县茶叶面积达到了25万多亩,采摘面积突破12万亩。只需在346国道和高速路沿线可视范围补齐“天窗”,管理上提档升级便能迅速见效。

第三、生产技术有基础,产业升级更容易。我县茶叶产业几十年的发展历程,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技术,建成了一批加工企业,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为茶叶产业的提档升级创造了条件。

第四、产业机制有格局,推进发展更快捷。在多年的茶叶产业生产实践中,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无论是在龙头企业还是其他小企业,都是按照这一机制在运行。

二、把茶叶做成“绿廊”支柱产业有载体

大力发展茶叶产业是充分发挥竹溪传统产业优势和自然条件优势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茶叶产业发展到今天,出现了新情况、遇到了新困难,要有较强的载体来升华“绿廊”建设正当其时。因此,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不舍弃不放弃。正确认识和研究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着力解决新问题。锲而不舍一抓到底,充分利用“绿廊”建设这个载体做大做强茶叶产业。一是着力管理,在机制上创新,实行大员上阵,政府搭台,协会助阵,全民“唱戏”。要有一班人专门研究探讨茶叶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探索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模式,及时搞好组织协调服务。二是瞄准市场,在产品上创新。要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开发新产品,高中低档要搭配。加大科研力度不但创新产品类型,延长产业链,探索花茶、茶饮料、茶食品以及其他高端产品,为市场提供多样化、差异化的优质产品,让“绿廊”这个载体托起我县的支柱产业。

三、把茶叶做成“绿廊”支柱产业有路径

经过全县上下多年的共同努力,茶叶基地规模已形成,但在经济效益、发展速度上始终徘徊不前,发展出现瓶颈,甚至出现茶园荒芜,无人管理,产业发展到了十字路口。主要原因是劳力短缺,劳力成本居高不下,生产效率低。根本原因是茶园布局不合理,机械化生产程度低,产出效益低。

第一、建“绿廊”补短板,合理布局促发展。我县茶园分布和人口分布成反比,布局不合理是制约茶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346国道和高速沿线茶园面积仅占全县总面积的38%(该区域9.7万亩),而该区域人口占全县常住人口的60%(全县31.5万人,该区域18.7万人)。导致在春季茶叶生产时,出现有茶无人采、有人无茶采的怪现象。因此,茶叶下山,将国道、高速沿线可视范围内建成茶叶“绿廊”,补齐茶园布局上的短板,缓解春茶采摘用工矛盾,为群众就近就业创收创造条件。

第二、机械化生产打破瓶颈提高产量增效益。从宏观上看,全县共有茶园采摘面积12万亩,乡村农业从业人员仅4.34万人,人均近3亩,加上常年外出务工和布局不合理的问题,春季采茶时,人均要负责7到8亩,劳动力是非常短缺的,短缺则价高,茶叶生产成本也“水涨船高”,导致无法生产夏秋茶、大路茶,茶叶产量低,生产效益差。现有劳动力状况和生产模式,只能维持5到6万亩高效茶园的生产。因此,转变生产模式,实现机械化生产才是打破劳动力瓶颈制约、提高生产效率的根本途径。做到建标准茶园,用机械修剪、采摘。变一季茶为三季茶,大幅提高产量,实现倍增效益。

四、把茶叶做成“绿廊”支柱产业有前景

产业兴,“绿廊”成,旅游火,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有前景。茶叶产业和“绿廊”建设是有机统一的,“绿廊”是茶叶产业的载体,茶叶产业是“绿廊”的支撑。一是要高品位、高标准规划,建成高标准茶园,把茶园建成园林,建出艺术品味;二是要统筹安排分类实施。老茶园和新茶园要区别对待分类改造。对国道和高速沿线可视范围的“天窗”加快补植步伐,要舍得拿好田好地兴业建廊;三是要用足用活退耕还林、购机补贴、精准扶贫产业奖补等政策,把“绿廊”做靓、把产业做强、把旅游做旺。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