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溪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老家 > 丰溪镇 > 丰溪 > 详情正文

丰溪镇丰溪村:一人一站的30年坚守,丰溪文化站站长邓才明

 来源:老家网    

在地处秦巴深山的竹溪县丰溪镇文化站,他既是站长,又是站员,一个人默默坚守在乡镇文化站。他把人生最美好的30年,献给了基层文化事业,也创造了深山小镇的文化传奇。他就是邓才明。



30年里,他经历了“以文养文、以站养站”的艰难岁月,带动群众在集镇上建成5家歌舞厅、8个录像室、10多处台球房,使深山小镇变成了村民们向往的文化乐园。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文化事业发展重视力度的加大,邓才明深挖当地文化资源,编撰出版了 《泗水古镇故事集》;自学摄影技术,自编、自导、自演、自制了全市首部乡镇形象宣传片 《丰溪是个好地方》;积极申报文化建设项目,使丰溪镇每个村都建起了农家书屋,村村都有自己的民间传统文化宣传队和活动场所。在他的带动下,丰溪镇走在全县农村文化建设的前沿,成为全县文化重镇、名镇和强镇。

“黄牛”般的耕耘

提及邓才明,曾经在丰溪文化站实习,现为竹溪山二黄剧团演员的谭浩不由得竖起了大拇指,他深有感触地说:“老邓就跟老黄牛一样,一心一意干事,踏踏实实、默默耕耘。”

回忆参加工作时的情景,邓才明仍记忆犹新:当时文化站一无所有,镇政府把文化站的牌子挂在镇电影院检票大门口,十多平方米的检票室就是文化站的办公房。房里仅有的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还被电影院售票员用着。



“做文化工作,没有书哪行?”于是,邓才明就找朋友借了一些书刊。“书借来了,但没有地方摆放。”没办法,他到离集镇10多公里的采石场,背回来一块大石板,再用土坯砖搭起来做书案。

1985年,按照“以文养文”的要求,邓才明响应上级号召,在全县文化站中第一个率先贷款买回放映设备。为早日还贷款,放映设备购回来后,邓才明便扛着放映机到全镇各村放映。

“钉子”般的进取

回忆起以前工作的艰辛,邓才明说:“工作中有苦有乐,能为群众做点有益的事,再苦也值得。”

近年来,邓才明自学摄影技术,自购摄影器材,起早贪黑拍照片、写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丰溪,了解丰溪文化。

“邓才明对于工作的‘钉子’精神令人钦佩。”丰溪镇政府一位工作人员说。近几年,他自掏腰包10万多元,相继为文化站添置了电脑、打字复印机、传真机、摄像机、音响,以及开展民俗活动时用的花轿、彩门等物品,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文化信息共享工程设备的管理上,他仔细研究使用说明书,确保设备使用正确、管理维护及时,熟练掌握了投影仪连接、电脑操作、网络接入、障碍排除等技术。为让共享工程村级管理员熟练掌握电脑技术,他邀请镇中心学校教师对全镇17个村46名村干部分两批进行了培训,还聘请县文化馆老师对村级农家书屋管理员等进行培训,为在丰溪镇全面开展群众精神文化活动服务。

“雨水”般的渗透

“如今我们有了自己的精神家园,农闲时节可以到镇文化站学政策、学文化,年纪稍大不会上网的村民可以到农家书屋借书看……”采访时,丰溪镇丰溪村村民李作平对记者说。



近年来,在邓才明的牵头组织下,丰溪镇组建了群众民间文艺协会,丰溪、戈边河、界梁等村组建了农民文艺宣传队,常年坚持开展各种活动。

多年来,邓才明大力挖掘丰溪镇地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全镇有23处被列入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他主持申报的“竹溪蒸盆”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歌舞节目《丰溪是个好地方》,在竹溪县首届民歌大赛上夺得第一名。

一人一站,在邓才明30年的坚守下,丰溪镇群众文化事业得到蓬勃发展。2014年,邓才明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文化站长”。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