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庙村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老家 > 龙坝镇 > 红庙村 > 详情正文

红庙,竹溪孝文化的发祥地

 来源:老家网    

中华五千年,百善孝为先。荆楚文明源远流长,竹溪人,这个古庸国的后裔,穿越历史的长河,从亘古走到今朝,研读着盘古开天地来一个个感天动地的孝道文化史诗。

早有耳闻红庙暗藏着诸多神奇传说,去红庙探秘是我魂牵梦绕的夙愿。前日,应龙坝镇政府挖掘地域文化底蕴,大兴旅游拉动地方经济发展采风组的邀请,前往红庙村采风。走到红庙公园,我们看到了临庙滩同过往公路向平的庙公园的大理石护栏杆上立着警醒的孝道古训典故,什么“芦衣顺母”,什么“扇枕温衾”,还有“卧冰求鲤”、“弃官寻母”、“闻雷泣墓”等等字幅。牵人眼球的要数伫立在公路里侧的碑壁上“百善孝为先”的壁画,好似让人看到了古老的红庙厚重的孝道文化正从远古向我们走来,奏响现代孝道文化的乐章,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后人永远铭记。

为揭开红庙的神秘面纱,我们拜访了红庙村的贺修亮、贺德忠两位年近九旬的老人,老人听他们的老祖先说,相传红庙原叫汇泉寺,早在秦统一六国后,为了构建大融合的华夏民族,玉帝贬谪水龙和火龙两条龙体沉落此地形成龙溪,天庭诸神都惊羡龙溪的一池好水,观世音菩萨夜下龙溪沐浴,遇到一位因不能生育而轻生的女性,娘家是龙家坝的龙姓,婆家是贺家沟的贺姓,贺龙氏被观世音菩萨仙法手指的打儿窝,按菩萨的指点,向打儿窝抛投石子,回家后十月就会生下孩子,那贺龙氏回家十月后果真生下了一个大胖小子,贺龙氏为感激观世音菩萨送子,就在贺家沟临水滩的位置建了一座庙,开初庙里只供上了观世音菩萨,因庙周围山沟的泉水都四水归池汇集到庙后寺滩里,故名“汇泉寺”。又听说真武祖师入溪邑南山修炼的四十二年间,曾来龙溪泡过脚,真武大帝的故事在此地广为流传。后来,在乡邻的资助下,庙不断扩大,建成正殿、偏殿,庙坐西南向东北,四合院建筑,山门(庙门)是红心杉做的木门,庙门上雕刻着《孝感动天》的故事画面,栩栩如生。庙门前耸立着四根镌刻着花纹的木柱子,上面雕龙刻凤,底座是石凿的镫子,古朴又庄重。进庙门是个天井,天井檩檐高跷,檐檩上刻龙雕凤,雄壮美丽、厚实大气。天井两侧为偏殿,偏殿的左边供奉的文殊菩萨、老子、孔子、孟子等文神雕像,四周的木壁上主要镌刻的是《二十四孝》中人物典故的画面,形象逼真,工艺精湛,由此可见,红庙的孝道文化历史悠久,可追寻到春秋时期;偏殿的右边供奉的是武神李靖、关公、岳飞的石雕神像,四周的木壁上镌刻着关云长战吕布、斩颜良、诛文丑、斩车胄、过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的生动画面,形象逼真,更醒目的是“岳母刺字”、“精忠报国”的木雕画卷,让人如临其境。正对着大门的是正殿,正殿里供着真武大帝、观世音菩萨、太上老君、大肚弥勒活佛、日神、月神、财神、土地神等众神仙的石雕神像,自供上日神的石雕像后,在一个盛夏的夜间,一位贺氏老人起夜,看见一个红球似东西从天空中向着汇泉寺的方向飞来,速度之迅捷,眨眼功夫,红球就顺天井进了寺里,顿时,寺墙红光四射,金光闪闪,庙像一颗钻石,红光刺眼。第二天,那位老人把看到的情形讲给大家听,有人议论说,“那是日神显灵了”,这样,庙里夜间放红光就一传十,十传百,后来,庙里的住持为防夜间庙里红光惊扰周边住户,就在庙四周的围墙涂上红色,渐渐地,“红庙”就这样叫开了。

我们一行人边走边谈论着红庙的古今轶事,不知不觉又走到了红庙广场公园,环顾公园四周,红庙村四面环山,像个盆地,青山蔓延,似条条青龙纵横驰骋,红庙还真是个风水宝地,相传,在很早年以前,村里原有古建筑五寨:腰盆寨位于红庙公园的南边山上,同庙遗址相隔不差千米;猴娃寨位于庙公园的西边,紧邻庙滩的西部,相距庙遗址不足五百米;太平寨位于红庙公园的北边,山脉横卧向南,直向村委会旁的一个山包,那个山包活像一颗珍珠,腰盆寨的山脉卧南向北,也遥向村委会旁的那个山包,活像“二龙戏珠”;王家寨位于大土坂沟,山脉似马头,向北奔去,有人说:“红庙人民心向北京!”紧邻王家寨不到三百米远,拔地而起的一条支脉形似马鞍,此寨名叫“马鞍寨”,人云:“这里的男儿随时跨马去守卫祖国南疆”。思绪的野马随着红庙的古今传说跨越时空的束缚,红庙还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听贺修亮老人讲,红庙在古时候声誉就驰名华夏,威震秦楚,只要途经此地,皆做到“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前往庙里朝拜。朝拜并不是拜神,主要是因这里有中华孝道文化的根,庙里的墙壁上有《二十四孝》华夏五千年的孝文化的精髓,镌刻在庙里的墙壁上,铭刻在红庙一代代儿孙的心上。真是“孝感动天”,远近慕名前往朝拜,红庙在默默的传承着中华孝道文化,感染和影响着秦楚大地上的人们。

古时候,这里的小孩自幼就受到《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的熏陶,每个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听贺德忠老人讲述了他们《贺氏宗谱》卷五中记载:曾有后汉黄香,年九岁,失母,思慕惟切,乡人称其孝。躬执勤苦,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簟;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孝老的《扇枕温衾》故事。而道光乙丑年间,贺良镇的父亲贺时福病了,贺良镇事父尽孝。夏天暑热,扇凉其枕席;冬天寒冷,以身暖其被席孝老的《扇枕温衾》故事在红庙人身上得到了真正体现,在当时传为佳话。这是古红庙孝道文化活生生的教材,影响教育着一代代红庙人。

“好好的古庙,就毁于1966年的‘破四旧,立四新’的运动中。”两位老人无赖的惋惜声,掩盖不住他们对古红庙无限地留恋。“那些石雕神像都被沉下了庙滩,木雕的《二十四孝》人物故事画面被火一把烧掉,庙毁寺空,千年的古刹,毁在我们这代人身上,我们是历史的罪人。”此时此刻,我们想起了《三国演义》的主题词是给两位老人最好的安抚。能毁的全毁了,不能毁的是精神,红庙留下的孝道文化是一笔精神财富,她是竹溪的一块瑰宝。

追寻历史的长河,漫步红庙的山水间,为孝道文化寻根问祖,原来,竹溪的孝道文化的根就在红庙。(鄢达惠 郭承国)


相关阅读

竹溪天气

回到
顶部